河南信阳“鸡公山博物馆”闭馆七年后重新开放迎客
闭馆七年之后,重新改造后的河南信阳鸡公山博物馆日前举行试开馆仪式。
为充分展示鸡公山的独特魅力,向公众宣传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原国家林业部于1992年投资兴建了鸡公山自然博物馆。馆内共设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厅、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展厅等十余个展厅,展出动植物标本2000余件。自1994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博物馆先后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成为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生开展科普知识教育的生动课堂。
鸡公山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位置优越,气候独特,蕴藏着丰富的物种资源。然而,由于山上空气潮湿,经过多年的置放,馆内标本和展牌大部分发生霉变,各展厅无法继续对游客开放,从2003年起,博物馆实施了闭馆。
近年来,在河南省及信阳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鸡公山博物馆认真进行了改造并积极准备复馆。改造后的博物馆初步设立了鸡公山概念性规划展厅、鸡公山历史文化展厅、鸡公山自然资源展厅及中国和河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厅等5个展厅,全方位、详尽地展示了鸡公山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及未来发展蓝图,使公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鸡公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认识到鸡公山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和作为中国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的价值。(杨广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