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可通过内服外治缓解症状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罗凯通讯员梅艳
当前,梅雨季节已接近尾声,前段时间持续的降雨以及闷热的天气,不仅让人浑身“黏糊糊”,还总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不少人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手脚发胀、头晕发昏等情况,对有关节疾病的患者而言,更是难熬。
如何调护和缓解关节疼痛?
医院中医康复科副主任李衍乐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说,风湿关节痛症的发病与“寒”“湿”有密切的关系。
梅雨季节,湿冷的寒邪,可直接侵袭肌表腠理进入机体,同时侵害脾脏。内生湿气留积于关节筋肉处,导致疼痛的加剧。
李衍乐介绍,针对风湿关节疼痛症状,临床上中医治疗主要以祛湿通络、醒脾化湿为主,分内服和外治两种。
内服
临床常用的内服中药,有黄芪、桂枝、秦艽、当归、红参、白芍、木瓜。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气升阳之效;桂枝温通经络;秦艽有“风之润剂”的美名,祛风湿而不留燥;当归、红参,活血散瘀止痛;木瓜、白芍,柔筋缓急止痛。
在夏季闷湿环境下,除了运用以上中药,还可依据情况加入厚朴花、佩兰、茯苓、白扁豆等健脾化湿药,亦可根据疼痛情况,稍加重活血止痛药的用药比例。
另外,在医师指导下的中药代茶饮也有可取之处。
中药代茶饮不同于中药煎剂,中药煎剂将大部分的中药有效成分煎出效果自然较好,但“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浓厚的中药煎剂,会对肝肾带来一定的负担。以温开水泡中药代茶饮,可温和地将中药有效成分泡出。
虽然治疗周期长,但有细雨滋润则万物生之功效,故建议风湿病患者可多使用中药代茶饮,将养机体。
在梅雨季节,适量采用祛湿健脾的中药泡茶,如茯苓、白术、芡实、白扁豆等,对缓解风湿关节痛症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外治
外治法有艾灸和针灸。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风湿疾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艾灸通过点燃艾条熏烤人体穴位和经络运行的位置,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其具有扶正驱邪、运行气血、疏通经络的功效。据研究发现,经过艾灸熏烤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肾俞、悬钟三穴,可使膝关节炎症缓解。
中医认为,艾灸之火乃是“纯阳之火”,可对积留的邪气有极大的驱散作用,温和的热力渗透肌肤腠理直至筋肉骨节,散除梅雨季节过重湿气和阴冷之气导致的经络气血痹阻加重。
用较为形象的解释,则为日晒脂水,水散成雾。当用艾条熏烤疼痛较甚的关节处,有微微黏浊水液出现时,则为湿邪消散的表现,此时关节疼痛的情况也随之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