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饮被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发现患者退热的时间,炎症的改善,轻症转重比例都有所下降。该方对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细胞内里毒素的颗粒。明显抑制肿瘤坏死因子,抑制炎症风暴,由此控制病情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在这次疫情中,中医团队的治疗方案里有一项有别于其他疗法的特色,那便是大量使用了千年传承下来的古方,而中医中药和古方疗法究竟在新冠疫情中发挥了何种作用,我们在国家卫健委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找到了答案。在该方案中,其重要借鉴来源
“古方起源”
“达原饮”出自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崇祯年间全国瘟疫横行,十室九空,其惨状无可言喻,固守传统的医生都用伤寒法治疗,却未见成效。
中国传染病医学鼻祖、明代名医吴又可认为瘟疫不同于一般的外感伤寒,他积累大量经验与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推究瘟疫传播方式,潜心研究,大胆试治,创立瘟疫学说,撰写《温疫论》。他发明一方,可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名“达原饮”。此方以槟榔、厚朴、草果等组成,有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之功,可驱离人体膜原之邪,主治温病初起、邪伏膜原。
此方便是“达原饮”。
“古方今用”
吴又可用“达原饮”精准针对病因病机,明确治则治法,他对该方的辨证要点为先畏寒后发热,或发热不畏寒;“杂病重脉,温病重舌”,疫毒之邪侵入膜原,导致浊邪上犯、肺胃受伤、津液不能布化。
此次新冠肺炎患者在中医学临床表现便是这种“湿浊”的症状和体征,因此治疗团队使用了“达原饮”用来治疗各类型患者并收获了奇效。
达原饮被用于患者治疗
“传承创新”
中医中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古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医疗实践中的传世载录,蕴含着重大的人类生命科学信息和宝贵中华智慧,是中医中药科学理论联系临床应用的重要桥梁。
重视古方今用,化古为今,是中医中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关键所在。
太和古方秉持“传承中医古方,弘扬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以中医中药立身济世,聚焦承前人之智的中医经典古方和民间验方,引入国家顶级专家团队和科研机构,研究中医中药的科学内涵和临床应用,并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结合转化,以创新重赋古方生机,提升中医中药治疗技术水平,推进中医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建设,促进中医中药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