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旧称“峬源”,有着“先有峬源村,后有宁德县”的俗语。七都有巍峨磅礴的连绵山脉,有朝晖满地的日出和满目金辉的海景。宁大大丨图片来源智己策略丨文字编纂▼对于七都,陆游写下了“伤心西窗梦,同在峬村折荔枝”的诗句。明朝刑部尚书“林聪”,更是为七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林厝老宅,少保祠、冠英坊、都宪坊等等,这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都与林聪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林厝老宅占地面积平方米,座西南,朝东北,明洪武四年()初建,清乾隆五年()又重建,规模宏大,三进三厅加后花园。门楼,天井,前厅,中天井,戏楼,后天井后厅,后花园水井。。。精心匠造。厅堂的正中央上,挂着清光绪三年的“聪明正直”的牌匾。林氏家族兴衰的百年缩影附着在这老宅中被漫长时间反复琢磨焕发出沧桑厚朴的独特气息。这处被时光雕刻的院落附着了林氏家族的文化与情感,向来人诉说着那倏忽而过的年岁。在七都镇街头的冠英坊,始建于明景泰三年,为林聪和林聪的侄孙林文迪等人所立。两柱一间三楼,歇山顶,如意斗拱,面阔4米,高5米。少保祠位于蕉城区七都镇七都村坊下坪,同为纪念明刑部尚书、太子少保林聪而建。占地面积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由门楼、中厅、后厅组成。祠堂昂首挺立,吸引目光,祠门高悬的匾额楹联上,饱含深意的文字和富丽异常的雕刻装饰,更让人不禁想快些踏入门内那个世界,一窥全貌。都宪坊藻井上的金龙翻转出威武的弧度,壁面上的精致图画展现着对子孙、家族的祈愿......石、砖、瓦、木,华美非凡,也只有林氏才有如此财力,极尽材料与工艺之所能来修建如此的门坊。浦源有八景。五峰夕照、三岛春潮、南山积翠、东观晓钟、北溪晚渡、西崦飞云、傅岩时雨、阳谷甘泉。据说这八景为林聪之父林观所题。北溪晚渡,位于七都溪。据说古时傍晚,在此摆渡,溪上会出现一条绳索连接两岸,不用撑船,只需双手扶绳,便能到达对岸。东观晓钟,据说位于七都的东山寺内,“东山山上紫薇中,隐隐疏钟逐晓风”。走在七都才发现,林厝老宅、少保祠、冠英坊、都宪坊经过四季的洗礼与时间的沉淀,华美的雕刻或许逐渐褪色消磨,但真实存在过的生活与百年沉浮,又让它在时间的加持下变得愈发苍老厚重。走在七都才发现,浦源八景仍带着神秘需寻找、发现。七都,让时间去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