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RM中国的多事之秋,软银Arm [复制链接]

1#

“ARM中国”名义上是Arm在成立的分公司,也就是安谋科技,但其实安谋科技51%的股份是由中资掌控,因此实际控股权并不在Arm甚至是日本软银,日本软银、Arm和安谋科技对“ARM中国”未来规划的矛盾由来已久。

安谋科技CEO被“单方面”罢免

“ARM”中国最近一段时间可谓是多事之秋,前几日在一份以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名义发布的新闻稿中“董事会依据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一项决议,罢免原安谋中国董事长兼CEO吴熊昂”。

之所以说这是一份“单方面”罢免,首先这份新闻公告来自于英国Arm总公司旗下的公关公司,其次安谋(中国)立即发表声明,声称安谋(中国)更换董事会成员有争议而且还处于司法诉讼过程。

简单理解就是安谋(中国)有司法诉讼,因此任何决议都是无效的,Arm发表的这份新闻公告显然也是,而且安谋(中国)从未召开过这样的董事会会议。

软银、Arm和安谋(中国)的关系

日本软银作为Arm最大的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而Arm和安谋(中国)更像是合作关系,其中中资拥有安谋(中国)51%的股份,Arm提供安谋(中国)Arm架构永久授权,安谋(中国)通过架构授权做二次开发,兼容Arm架构的产品授权给Arm使用。

本质上日本软银和Arm都不是安谋(中国)的最大股东,因此也没有安谋(中国)的实际控制权,目前情况就是董事会虽然罢免了公司CEO,但其实安谋(中国)却不同意。

Arm罢免安谋CEO已经不是第一次

其实年Arm就已经宣布解除吴熊昂董事长和CEO职位,理由就是“危害安谋(中国)发展、公司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只不过这两次罢免都没有成功,那么Arm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呢,真实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也可以从外部环境猜测一二。

首先罢免一家公司的董事长、CEO,那么一定是董事会成员对他不满意,最大原因很有可能是“不听话”,与董事会成员意见相左,想要换一位更“听话”的,另外这也与Arm收购案有关,前一阵英伟达收购Arm的消息传的是沸沸扬扬,最后英伟达放弃收购转为Arm上市计划。

根据一些国外媒体报道,由于安谋(中国)的财务审计数据不透明,影响了Arm的上市计划,Arm才会寻求改变,甚至考虑转让安谋(中国)的股份,考虑到日本软银是Arm最大股东,而软银急于把Arm转手,软银的意见也在其中。

安谋科技团队的公开信

以下是安谋科技团队公开信一部分内容:“对于近期外媒报道的软银集团正试图夺取安谋科技控制权,并欲委派外方CEO,插手管理层的有关行动,安谋科技全体管理层和员工毫不知情、坚决反对”。

近期,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公司登记显示本公司登记信息发生变更,根据外部律师的法律意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受理的工商变更登记程序存在重大法律瑕疵,我们坚决支持公司依法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安谋科技是中外合资的独立企业法人,成立时中方控股51%,外方持股49%,CEO由中方51%股东一致行动任命。

根据协议,安谋科技拥有英国Arm公司在中国永久的、独家的产品销售权力,以及基于Arm技术架构的研发和再授权权力。成立4年以来,安谋科技与广大合作伙伴深入合作赋能,自身营收增长了2.5倍,已成为Arm公司最大客户,占其全球总营收的近30%。

同时,安谋科技深耕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培养了大量中国本土高端芯片人才,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事实和业绩证明,在董事长和CEO吴熊昂(AllenWu)的带领下,安谋科技一路以来经营稳健、发展迅速,为股东创造了应有价值。

安谋科技在成立之初,得到了包括软银、厚朴在内的所有中外股东共同承诺,保证合资公司由中方控股、独立运营、未来在中国独立上市。

然而软银作为西方资本大财团,屡次违背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不仅为收回合作公司而罢免公司管理层,至今还拒不执行设立时向全体员工承诺的ESOP计划。

如今,软银又在强势夺取公司控制权,欲将独立合资公司变为可完全掌握的子公司,为自身财务利益服务,这种行为不仅置公司成立之初的协议和承诺于不顾,于法于理不合,而且必然损害中方股东和全体员工利益。

作为一家独立运营的合资公司,安谋科技只有保持独立性才能更好服务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成长壮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