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治疗最快新能源引领全球走上节能减排道路(图文)_能源
据了解,哥本哈根会议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全球变暖、“化危为机”的重要行动节点,而且各方将确定全球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的行动方案。 围绕会议的核心目标——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也就是作为《京都议定书》的“接力棒”、将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不同国家和集团立场各异。但是无论争辩结果如何,节能减排是永恒的目标。
欧盟国家积极响应节能减排 欧盟自诩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旗手”。欧盟在节能减排方面一直表现积极,意在主导世界环保产业的发展,谋求新兴低碳经济时代全球竞争的“制高点”。1992年公约中,欧盟主张工业化国家率先行动,在2000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在《京都议定书》中,欧盟接受2008-2012年间减排7-8%的目标。2007年欧盟就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最近,欧盟又宣布,如果这次峰会达成积极协议,还可把减排指标提高到30%。 第三世界要求区别责任 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虽然历史排放少、人均排放量低,却是目前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受害群体。 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发达国家应该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任务,继续承担中期大幅量化减排指标,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自愿进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 尽管全球气候谈判既有文件并未规定发展中国家必须承担减排的强制性义务,但中国、巴西、印度、韩国、新加坡、南非、墨西哥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出于对全球社会和国家利益的负责精神,最近已经主动宣布自愿减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