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对形式系统的分析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书法是一门高度抽象的艺术形式,书法欣赏旨在通过对书法作品形式构成的解读,进而领会作品的精神内涵。故书法欣赏的内容包括对书法形式系统的赏评、对书法风格的领悟和对书法意义系统的理解。书法的形式系统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是线条质量、笔法技巧、空间构成和章法构成等形式构成的综合,这是我们进行作品欣赏的重要指针和参数。故书法的赏评首先宜从经典开始。经典是历史大浪淘沙的产物,承载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典型技法与精神意蕴,可以作为我们感受模式的支点。

书法艺术

对这些作品的赏评必须先从线条、空间、章法的每一层面开始,细微观察,尽可能准确地、清晰地记住这些作品的所有细节,进人最小的构成元素中去。在分析这些细节时,千万不要忽视了我们自身感觉方式的拓展,对每一线条的变化、空间的改变、章法的变异都应该注意它们与内心感受之间的联系。形式一般具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形式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其二是形式所具有的全部精神内涵,即形式所“表达”的情感。形式“表达”情感,是指审美主体如何主动地选择形式与审美主体对应,是作品的形式构成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情感反应始终是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中产生。

书法艺术形式

线条的运动和节奏与时间密切相关,而这些特征是在欣赏者想象中展开的,或者说是一种暗示。故赏评活动中,推理、联想、记忆等活动常伴随着情感一起发生。一般说来,推理、联想、记忆等思维形式与对感官的刺激一起成为触发情感的因素。线条的运动和节奏特征都反映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中。欣赏者在感受、观察、体会线条时,同时会进行推理、联想、记忆等活动,它们一起都会成为触发欣赏者情感的因素。从线条中还能探寻到气质、性格、修养等进人作品的线索,但却不易辨别其情感色彩。因为线条所带来的一切,都化为特定范围内的情感运动,要想理解其情感内涵,必须感受其节律。离开了节律,便没有形式的沉积和表现。

线条

不同的书体,其形式构成的节律所对应的情感是不同的。在五体书中,篆、隶、楷属于静态书体,它们的节奏较为均匀、平缓,在一段时间内总是保持相对不变的强度,这种节律只能表现情调。而行、草属于动态书体,其线条、空间变化丰富,有起点、有高潮、有尾声,并且强度、节奏随时变化,容易引发人们对“激情”的联想。先看篆书,篆书笔法相对单一,笔法和空间变化不大,线条边廓相对匀整,字内空间和字外空间较为均匀,加上垂直的、平行的线轴排列,容易引发人们对“情调”的体验。《石鼓文》是石刻作品,线条推移平稳,时间感几乎无存,加,上石面斑驳,容易使人们产生古朴、宁静和苍远的历史感。杨沂孙篆书线条几乎等粗,线条的时间感弱,给人以朴实之感。徐三庚篆书线条中段细,两头粗,有一种秀丽婀娜的情调。赵之谦在篆书线条中加入了提按笔法,厚实饱满,结构修长挺拔,有一种雍容大度的情致。

石鼓文

再看楷书,楷书的形式构成时间感不太强,但不同的作品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情调差异。西晋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有较为浓重的隶书笔意,显得古朴厚重。隋代的《董美人墓志》的线条与唐楷线条基本接近,有明显的提按笔画,但线条均匀,空间均匀,显得秀美端庄。唐代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的线条较为细劲,两端稍粗,中段较细,空间较为匀整,给人以“美女婵娟,不胜罗绮”的观感。柳公权《玄秘塔碑》,线条提按鲜明,给人以劲厉之感。隶书笔法摆动特征明显,其节奏感也明显不同于篆书和楷书。不同的隶书作品由于对摆动笔法的处理不同,线条呈现的时间感也不一样,同时,字内空间和字外空间对作品的情调也产生了影响。

董美人墓志

《张迁碑》摆动笔法不太明显,线条的粗细变化也不大,字内空间压得较紧,而且空间的面积也不均匀,每个单字产生了向外的张力,作品呈现出拙朴、厚重的情调。《石门颂》的摆动比较明显,但字内空间相对疏朗,字与字之间的空间有时突破一字一格的常规,有意拉长的长笔画,使作品产生了汪洋恣肆的效果。金农的隶书《南朝人物册》,每个字都占据一个固定均匀的方格,但作品中线条边廓并不均匀,具有迟涩的质感,好像要不断突破向前推进的阻力,空间在尽力横向压缩的同时,又要突破纵向阻力,使作品呈现出古拙、厚朴的情调。

石门颂

作为动态书体,行、草书形式构成的节律对应的情感显然要比篆、楷书激越得多。如从《丧乱帖》、《祭侄稿》的形式构成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品所表现出的激情,它们更符合人们对感情的真切体验,更容易使人进人变幻莫测的情感世界。王羲之的《姨母帖》线条粗细变化不明显,平动线条多,字的内部空间和字与字之间的空间比较均匀,作品呈现出古雅、质朴的情调。

欧阳询的《张翰帖》的线条提按笔法居多,显然受当时成熟的楷书笔法影响,每一个字提按笔法的使用使作品的节奏趋于均匀,同时,提按笔法转角处特有的锋棱以及中宫紧缩的字结构使作品显得严谨、刻厉。在颜真卿的《祭侄稿》中,提按笔法少见,使用的是纯粹的中锋,线条厚重、饱满,字内空间和字外空间丰富,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是一件饱含激情的作品。王宠的行草书线条流利,空间节奏推移较为均匀,作品线条在不急不缓的流动中呈现出潇洒流美的韵致。

参考资料《中国书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