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龙象西来欢喜人天弘一法师与一座小城的记 [复制链接]

1#
胎压丰田卡罗拉胎压传感器匹配 http://www.fengtiana.com/ftbd/6293.html

七十年前的十月十三日(农历九月初四),当代高僧弘一上人于泉州辞世。那正是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年代,风雨晦鸣。七十年后的今天,有一批文化界、宗教界的人士从两岸三地汇聚于此,纪念弘一法师圆寂七十周年。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生于十九世纪末期的天津,天津在清末民初是一个北方最新潮的口岸城市。青年时期,无论是上海滩头,“二十文章惊海内”,还是负笈东瀛,艺术天份“轰动东京”,或是执教西子湖畔,“文釆风流四座倾”。李叔同是文艺界冉冉升起的一个新星。忽然有一天,他从繁华喧嚣声中全身而退,出家了,成为了后人尊敬的弘一法师。于虎跑寺披剃之后,他往来于闽浙之间,深自隐晦,青灯*卷,跣足芒鞋,孑然一担,云游四方。最后选择了泉州这座小城作为他的人生终焉之地。

泉州虽小,却是东南文化的一个重镇。许多泉州人当时并不知道这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出家人原是一个闻名四海的文化大家,但都亲切地尊称他为弘一法师。泉州弘一大师研究会会长陈珍珍先生和著名文学教授陈祥耀先生早年就亲炙法师的教诲。而在国难方殷的时刻,法师与泉州人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彼时他广结墨缘,写得最多的是“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承天禅寺曾遭日寇飞机轰炸,大雄宝殿后方的佛堂供奉的阿弥陀佛曾被炸去右臂。这位爱国高僧虽未能看到抗战最后的胜利,但他的风骨与气概永远活在泉州人民心中。而法师的书法作品更为世世代代的泉州人所珍藏,视为拱璧之宝。

弘一法师是中国现代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上规秦汉篆隶,而天发神谶、张猛龙、龙门二十品诸碑,更是法乳所在。”我曾观赏过香港收藏家收藏的李叔同魏书对联“拔剑斫地,飞石冲天”,庄重厚朴、英气沛然。而出家之后,“渐渐脱去模拟形迹,也不写别的文字,祇写佛经佛号、法语等,用笔自然,近于南派。”他对中国近代书法与篆刻的贡献之大自不待言。

说到爱国抗日这一话题,我因此想到另一位大师丰子恺先生。他是弘一法师未出家前的得意门生之一。子恺先生追随法师多年。众所周知,他亦是一位爱国的志士仁人。在法师移居泉州之后,子恺先生也曾多次来泉州拜候法师。泉州、厦门因而也成为子恺先生经常来访的地方,他还曾在泉州花巷的旧邮电局内举办过画展,这是泉州文化界前辈们曾津津乐道的佳话。

丰子恺先生是弘一法师的高足,他在美术上的造诣缘起于当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得到李叔同先生的指点。后来皈依佛法也是缘起于弘一法师的影响。“缘缘堂”主为为其书斋命名时所拈出的二字均是弘一法师所书之缘字,莫非“缘缘”二字亦是合此二缘之意?《护生画集》则是最能反映这二位师徒的崇佛护生之心的奇书。

关于《护生画集》的故事,已有很多文章谈过。法师在画集第二集出版之后。曾于泉州写信给子恺先生说:“朽人七十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岁时,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岁时,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集功德与此圆满。”子恺先生接阅此信,深感这份嘱托的份量之重,因而去信表示:“世寿所许,定当遵嘱。”以后情势的发展原非此二位文化大师所能预见得到,世道浇漓,人生多难,此后,子恺先生为此一承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见微知著,他为之所作的坚毅努力又是多么地令人感叹。

在弘一法师圆寂之后,子恺先生不惧环境的日渐险恶,契而不舍地坚持完成他与弘一法师的约定。而赞助他完成此一矢愿的广洽法师俗家也是泉州南安,一九二九年,他与南来的弘一法师结缘,此后一直是弘一法师最亲近的同道。一九三零年十一月,弘一法师赴闽南定居,自此两位法师过从甚密。弘一法师根据“广洽”之意给他取过一个号曰:“普润”。一九三六年,郁达夫在厦门谒弘一法师,就是由广洽法师介绍的。抗战爆发后,广洽法师驻锡新加坡。但与弘一法师仍保持联系。弘一法师圆寂之后,广洽法师于新加坡一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