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日益增多,那么这个病究竟怎么从根本上治疗那?
??前面讲了三篇取象之法,这次通过实战演练来看看取象法在具体疾病中怎么用,也顺便看看中国文化为什么博大精深,原来是因为取象比类法有着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我们先来看天地之象,前段时间去东营学习,本打算去看看有名的*河入海口,可惜时间太紧张,没能到当地观赏,很是可惜,因为*河入海口位于垦利区*河口镇境内,与我开会学习的地方距离较远,于是从百度上认真学习了一下入海口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景观,而这次的取象比类就从此展开。
请看下面的三张图
/p>
???*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我们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那么为什么*河水能携带那么多营养物质和泥沙?
??再来看一看*河的源头和上游你就一目了然了
河上游以山地为主,中游主要流经*土高坡,整个中上游缺乏植被,土囊不能密固,导致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被河水带走,最后沉积在下游,长此以往,甚至形成下游的平原地域。原来*河水这么*,水里这么多泥沙和营养物质是因为中上游的植被稀少,土地不固造成的。类比到人体,人的血液混浊,血糖偏高,尿酸偏高,甚至是蛋白尿,白带过多,这些也都是人体的植被稀少,土囊不能顾护造成的。在人体肝胆相当于草木,脾胃相当于土囊,那么人的血液中血脂,血糖,尿酸等等升高,也是相当于人的血液这条河变成了*河,需要调理的就不是如何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和蛋白尿,而是要想怎么去治理*河的源头,治疗血浊的成因,治疗人体的脾胃肝胆,通过植树造林,顾护土囊来根本性的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
??那就是健脾+疏肝。
??健脾就是顾护土囊,疏肝就是植树造林,其实疏肝也就最终为了健脾,为了顾护水土。《金匮要略》叫作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自然界叫作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在现代医学看来需要终生服药,终身控制,无法治愈的疾病,在中医看来只不过是如何植树造林的问题,有时候看待疾病的角度转变一下,一些看似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也不过就那么回事。这就是从天地自然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的好处,所以中医是道而不是术,中医或者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学到最后就是学如何从天地自然这个大象中汲取营养,这就是取象比类之法的美妙之处。
??最后以《易经》的话结束本篇: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万事万物都来自天地,中医更当如此,请有志于学习中医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细细体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