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哺乳妈妈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如今是一个物质相对丰盛的年代,食物的种类和供给都比较充裕,大多数家庭都能实现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想吃多少就买多少的经济自主,但是哺乳妈妈的饮食却并不能任性。妈妈在饮食方面不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而应注意饮食清淡,食物品种多样化和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尤其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第一原则是饮食要清淡。孕期储备的能量就是为产后哺乳所用,80%的乳腺炎和乳腺导管堵塞(乳房有大肿块)多是由于大量吃肉或喝肉汤导致的。第二是饮食多样化,要营养均衡,吃些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保证每天吃豆制品,新鲜水果及三种颜色以上的蔬菜,多吃五谷杂粮。
不要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就像一样的食物,有人喜欢吃,有人不喜欢吃,不要总担心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饮食多样化才能让乳汁的营养更丰富。第三是多喝水,不要喝太多下奶汤。如果妈妈实在想喝肉汤,一定要记得把油撇干净后再喝汤,如喝汤下奶效果不明显,或者喝汤堵奶,就尽量别再喝了。
哺乳期吃得越多越好吗?
哺乳期妈妈既要通过饮食获取营养,保证自身的需求,又要给宝宝喂乳汁,一个人吃管两个人,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其实不是。现代妈妈很少有营养不良的问题,反而有不少妈妈有营养过剩的情况。
妈妈们如果吃大鱼大肉太多,补得太过,一是容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把自己吃成胖子,有“四高”风险,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二是会导致妈妈乳汁太稠厚,有可能引起宝宝消化不良,引起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加重宝宝的胃肠和肾脏负担;三是增加乳腺导管堵塞的风险,因为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会堵塞乳腺的边缘导管,让乳腺导管变得更加狭窄,有奶却出不来。
哺乳妈妈怎样吃更健康?
1.以碳水化合物如谷类和面食为主,这些应该占到膳食总能量的一半以上。
2.保证新鲜蔬菜的摄入。蔬菜颜色、种类应多样化,注意不要过度烹饪,过度烹饪会丢失营养素。
3.每日摄入~克的水果。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就能满足当日所需,时令新鲜水果更好,但不要过量摄入水果,水果糖分高,升糖快,容易造成热量摄入过多。为了避免宝宝拉肚子,不要吃太多偏寒、偏凉性的水果,如梨和西瓜;可以在饭后或两餐间吃些水果,减轻消化道的负担;刚从冰箱拿出来的水果偏凉,可切成块,用开水烫一下再吃;吃前注意清洗干净,以免发生腹泻。
4.适量吃些鱼禽蛋肉。每天两个鸡蛋不能少,不是频繁堵奶的妈妈们千万不要为了防止体重增加而拒绝这类食物。
5.宜吃豆类。大豆蛋白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是优质蛋白,有助于妈妈下奶和增加奶量,对宝宝神经元细胞发育也有益。
6.少吃油,少放盐。妈妈每天摄入盐的量要按国家规定的量,每日6克,炒菜时少放油,每天不超过40克。尤其是体重增加较多的人,更要控制油的摄入。
7.产后1个月内不要大补特补,按照上面介绍的吃就可以了,妈妈在整个哺乳期不要因为想恢复身材而限制饮食,这样对宝宝也不公平。
哺乳期究竟为什么要忌口?
哺乳期的营养要均衡,这对妈妈和宝宝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有人说豆角、茄子等不能吃,对哺乳妈妈不好,其实大多数人都是道听途说。有个哺乳妈妈说,哺乳期就像苦行僧,这不能那不能,这不行那不行,天天如履薄冰,简直要被逼疯,从怀孕到哺乳,生冷不能吃,辣的不能吃,易产气的食物不能吃,“属阴”“上火”的食物统统不能吃,咖啡和酒不能碰。
有些听起来似乎有点儿道理,有些简直荒唐得不行!妈妈吃凉的,孩子会拉肚子;吃菜花、牛奶、红薯之类的,宝宝会胀气;要是吃个飞禽宝宝是不是直接能上天了?吃东西都这么纠结,妈妈们真是太不容易了。一位之前有忌口的宝妈听了我的一次课后,放心大胆地该吃吃、该喝喝,什么问题也没有,哺乳自然,吃饭也自然。
其实,回奶的不是食物,而是你的担忧和心理暗示。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些经常来门诊的“熟面孔”吃了肉就堵奶,吃了奶油蛋糕就堵奶,也有一些人吃了海鲜就得乳腺炎。要学会总结、观察自己,堵奶了就别吃。这些特殊体质并不能代表所有人,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以偏概全。其实真正需要忌口的就是酒,酒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