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在中医眼里,便秘可以是大便的秘结不通、或者排便时间延长、也可以是想大便却又艰涩不畅的一种现象。
在历代中医典籍里,便秘还有如“大便难、后不利、脾约、闭、阴结、阳结、大便秘、大便燥结、肠结”等说法。
中医素来重视六腑的通畅,认为六腑的常态就是要“传化物”,便秘显然就是不能传了。
至于其原因,汉代医家便提出腑气不通导致便秘的理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此外,“五味入口,即入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这些理论都说明古人就已经知道,保持大便的畅通,有助于延年益寿。
所以,一旦出现便秘,就要尽快找到原因并及时对策。
历代医家认为:水谷在体内的经过,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胃的受纳和腐熟,二是脾的运化和升清,三是肠(大肠和小肠)的传化糟粕。这三个地方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便秘。
比如胃的腐熟失常或胃气不降,脾的运化失司或者清气不升,小肠的泌别和大肠的传导失职,都将引起大便异常或者便秘。
《素问·厥论篇》:“太阴之厥,则腹满膑胀,后不利。”
《素问·举痛论篇》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肾脉微急,为不得前后。”
这些内经的原文,都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便秘和脾胃受寒、肠中有热、以及肾病有关。肾主水,肺主气,如果肾虚肺燥,就有可能引起大便秘结。
传统中医认为,大便秘结的问题和肾关系密切,根据内经的原文“北方黑水,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盖以肾主五液。津液甚,则大便调和”来看,便秘显然就是津液不足所致。
当然,这里所说的津液不足,既有津液本身的不足,也包括津液虽然不亏,但输布不足的情况。
后世医家则在此基础上继续深挖便秘的原因与发生机理,认为大便秘结和燥结是分不开的,而燥结既可以分为热燥、风燥,也可以分为阳结和阴结,此外还有年老气虚,津液不足的燥结,概括起来,便秘的原因至少有三个部分:肾阴亏虚、津液不足、胃气受损。
到了清代,当时的传世名医则认为,肺为水之上源,大便秘结虽然发生在大肠,但不能只看到大肠的燥结,更应该知道肺与大肠相表里,其深层次的根源很可能还在肺燥上。
总而言之,上述这些关于便秘的原因论述,主要在脏腑和阴阳气血上,所不足的是忽略了一些不内外因和饮食相关,比如七情思虑过度,饮食失节,果实肥甘厚味,都有可能导致大便燥结不通。
但随着时代的车轮继续前进,这些原因在清代也基本得到了当时医家的补充论述,可以说基本完成了有关便秘的各个方面。
关于便秘的调治上,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里面有咸寒泻下的大承气汤,也有养阴润下的麻子仁丸,更有理气通下的厚朴三物汤。而这几个方剂,基本奠定了后世的调治总纲,可以说,后世医家调治便秘的方剂,基本都是在此基础上变化而得。
比如著名的《脾胃论》作者李东垣就认为,便秘的调治不能一概以巴豆牵牛之类峻下,那样反而更容易损伤津液,还应该注意到胡麻仁、郁李仁的滋润养肠。
后来的程钟龄,更是把将便秘分为“实秘、虚秘、热秘、冷秘”几个类型,每个类型都有各自的调治之法。
总而言之,我们从《黄帝内经》开始,结合《伤寒论》以及后世一些名家的论述,相信我们对便秘的前因后果会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总之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便秘的原因,主要和津液不足引起的燥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