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暑湿伤表证----金水千一升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即记载有外感风邪引起类似感冒症状的论述,如《素问·骨空论》所言:“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论述太阳病时,则提出麻黄汤治疗表实证,桂枝汤治疗表虚证,为感冒的辩证治疗奠定了基础。
感冒之名,最早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论·诸风》,该书在“伤风方论”中论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时提及:“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疼,咳嗽声重,涕唾稠黏。”指出了感冒的相关症状。
自此,后代医家始沿用此名。
暑湿伤表证----金水千一升
暑湿伤表证,同样是实证感冒。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困重或酸痛,头重如裹,胸闷脘痞,纳呆,鼻塞,流浊涕,心烦口渴,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
暑湿伤表证----金水千一升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
本方由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鲜扁豆花组成。若暑热偏盛,加黄连、青蒿、鲜荷叶清暑泄热;若肢体酸重疼痛较甚,加藿香、佩兰;若胸闷脘痞,腹胀、便溏,加苍术、草豆蔻、法半夏、陈皮;若小便短赤,加滑石、甘草、赤茯苓。
水煎服,于饭后一小时分3次服。
(水五杯,煮取两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使用注意:若汗自出者,不可使用,以免过汗伤阴。
暑湿伤表证----金水千一升
临床应用:本方是治暑温初起,夏感风寒的方剂。以发热,微恶寒,身重疫痛,面赤口渴,无汗为应用指征。用于夏季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臂肠炎,菌痢等属暑温初起,夏感风寒者。
感冒是因六淫、时行之邪,侵袭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
六淫病邪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均能侵袭人体而致病,但风邪为主因,因风为六淫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故常以风邪为感冒的先导。
六淫可单独致感冒,但常常是互相兼夹为病,以风邪为首,冬季夹寒,春季夹热,夏季夹暑湿,秋季夹燥,梅雨季节夹湿邪等。由于临床上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故以夹寒、夹热多见而成风寒、风热之证。
时行疫毒若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病者,一般较感受当令之气发病者为重。而非时之气夹时行疫毒伤人,则病情重而多变,往往相互传染,造成广泛流行,且不限于季节性。
正如《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所言:“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
六淫病邪或时行之邪侵袭人体能否引起感冒,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提示了正气不足或卫气功能状态暂时低下是感冒的决定因素;
另一方面是邪气能否战胜正气,即感邪的轻重,邪气轻微不足以胜正则不病感冒,邪气盛如严寒、时行病毒,邪能胜正则亦病感冒,所以邪气是感冒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