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读一方五十三张仲景50味药证 [复制链接]

1#
北京荨麻疹权威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神农本草经》谓“去臭气,通神明”。《伤寒论》入39方次,《金匮要略》入51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生姜半夏汤、小半夏汤、橘皮汤。

生姜半夏汤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愦然无奈者”(十七)。

小半夏汤治“呕家……反不渴,心下有支饮”(十一)。

橘皮汤主治“干呕哕”(十七)。

以上三方用于呕逆。

最大量方(半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汤、橘皮竹茹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小半夏汤治呕家不渴。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十二)。

橘皮汤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十七)。橘皮竹茹汤治“哕逆者”(十七)。

以上四方均主治呕逆。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66)。本方中厚朴量最大,达半斤,则腹胀满,当属厚朴证。但方中用生姜、半夏,则推测本方证当有干呕、呃逆等。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其人内有久寒者”()。寒者,必不渴,据小半夏汤证“呕家,反不渴,心下有支饮”的条文,则不渴者,呕吐者为多。

真武汤原方生姜用三两,但条下加减法中记载:“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提示生姜用于呕吐。

次大量方(六两):吴茱萸汤、*芪桂枝五物汤。

吴茱萸汤治“呕而胸满者”(十七),“食谷欲呕”(),“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均是剧烈的呕吐。

*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身体不仁”(六)。

再次大量方(五两):旋覆代赭汤、大柴胡汤、栀子生姜豉汤、厚朴七物汤、半夏厚朴汤。

旋覆代赭汤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大柴胡汤治“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

栀子生姜豉汤治“虚烦不得眠”而见“呕者”(76)。

以上三方主治均有呕吐。

厚朴七物汤治“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十)。

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二十二)。

以上两方均配厚朴,前者治腹满,后者治咽喉异物感。

加味方:理中丸、通脉四逆汤。

理中丸条下有“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通脉四逆汤条下有“呕者,加生姜二两”()。

药证发挥

生姜主治恶心呕吐。

生姜、干姜同为一物,只是嫩老之别,故干姜主治的多涎唾而不渴,同样适用于生姜。生姜所主治的恶心呕吐,多伴有口内多稀涎,或吐出清水,患者口不干渴,甚至腹中有水声辘辘,就如《伤寒论》生姜泻心汤条下所谓的“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

恶心呕吐可出现在许多疾病过程中,能食者有之,不能食者也有之;腹痛者有之,心下痞者有之;发热者有之,往来寒热者有之;脉微下利者有之,脉弱悸动者有之;强壮者有之,柔弱者也有之。所以,生姜的使用,很少单独应用,仲景配伍很多。生姜配桂枝健胃止痛,心悸羸瘦而胸腹痛者多用之。配半夏止呕,吐水者多用之。配橘皮亦止呕,对嗳气腹胀者宜之。配厚朴除满,恶心腹胀满者用之。配吴茱萸止痛,腹痛、头痛而吐涎沫者多用之。配大枣理虚和胃,一可增加食欲,以恢复体力,如桂枝汤类方必用姜枣;二可防止苦药败胃,故仲景方中用之甚频,不仅含有*连、*芩的生姜泻心汤使用,就是泻下剂的大柴胡汤及厚朴七物汤,姜枣依然不忌。但是,胃中空虚以及机体缺乏津液的呕吐,

是不适合使用生姜的。如治疗热病伤津的竹叶石膏汤和因反复呕吐不得食而有脱水的大半夏汤,用半夏而不用生姜。

生姜的用量,凡专用于呕吐者,量宜大,仲景常用五两至半斤,甚至1斤,方如生姜半夏汤、橘皮竹茹汤、大柴胡汤、吴茱萸汤、半夏厚朴汤;若用于和胃理虚,则常用2-3两,方如小建中汤、温经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小柴胡汤;若用于治疗腹痛热利或*疸,则仅用2两以下,如麻*连轺赤小豆汤用2两,*芩加半夏生姜汤用一两半。

生姜与干姜虽同属一物,但干姜为老姜之干燥品,故使用上稍有不同。生姜偏于呕吐,干姜偏于腹泻。生姜可发汗,如民间治冒雨受寒者,常饮用生姜汤,可一汗而解;干姜可化饮,如干姜配合五味子、细辛,治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如水者,也常取效甚速。

常用配方

(1)生姜一大块切片,红糖适量(民间经验方)

应用:此为民间流行的祛寒发汗方。凡感冒风寒,或涉冷水,或过食冰冷,导致腹部不适疼痛,腹鸣,大便稀,恶寒,鼻塞流清涕者,可趁热服用生姜红糖汤,然后避风睡觉,待汗出身热,诸症可解。

(2)生姜10片,大枣20枚(民间经验方)

应用:消化道疾病见恶寒、恶心、食欲不振而不渴者多用之。汤药中加入本方,可以矫味,更不伤胃。

(3)生姜5片,白蜜5匙,人参10g(《太平圣惠方》)

应用:久呕不止,食欲不振者。妊娠呕吐、化疗呕吐、胃肠功能失调可用之。

(4)生姜25g,橘皮50g,枳实15g(《金匮要略》橘枳姜汤)

应用:多用于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见胸腹胀痛、恶心嗳气者。本方较少单独使用,多配合温胆汤或半夏厚朴汤或栀子厚朴汤同用。

(5)生姜20g,*连5g,*芩15g,*参15g,干姜5g,半夏15g,甘草15g,大枣12枚(《伤寒论》生姜泻心汤)

应用:可用于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神经症等消化道疾病见上腹部不适,恶心或呕吐,嗳气或有酸腐味,肠鸣、腹泻,舌苔白厚或白滑者。

文献摘录

《本经疏证》:“曰寒者多用生姜,曰冷者多用干姜。干姜可代生姜,生姜不可代干姜。呕者多用生姜,间亦用干姜;咳则必用干姜,竟不得用生姜,盖咳为肺腑病,肺主敛不主散也。”

《药征续编》:“生姜主治呕,兼治干呕噫哕逆。哕逆、噫气、干呕或干噫食臭皆呕吐轻证也。故如咳唾涎沫不止,似哕不哕亦生姜所兼治也。岂不呕之余证乎”

|文章摘自《张仲景50味药证》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转载不当,随时联系删除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