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张仲景的一张千古方,简单5味药,温肺破
TUhjnbcbe - 2025/5/22 10:08:00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感冒好了,这个痰却始终舍不得走,咳也咳不出,咽也咽不下,就粘在嗓子眼,不上不下,使得你不停地想清嗓子、咳嗽,时间长了,嗓子也异常干痒,燥得慌,很不舒服。

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啊,叫作梅核气。

梅核气是一种中医病证名,指咽部有异物感,像有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情况。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中医认为,肝具有调节全身气机的功能,当心情抑郁时,肝的疏泄功能有所减弱,可导致气机郁堵,不能上行,津液也会随之停留,短时间内气停咽喉可引起梅核气。

此外,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如果脾气虚,其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会化为痰饮、痰湿。生痰就出现了,痰与气一同停留也可引起梅核气。

这种情况,除了痰多,还可能会有胸闷气短、胃口差、消化不良、大便塘沽、失眠多梦、头重脚轻等湿气重的表现。

要想缓解这种情况,那就不能采用普通的祛痰方法了,今天,我想给大家说的就是,有一个古人留下来的方子,在祛痰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下面就分享给你。

半夏厚朴汤

它就是——半夏厚朴汤,出自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他在其中写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说的就是这个病,“炙脔”就是形容嗓子里堵着的痰湿。

这个汤方的组成也很简单,只有五味药,分别是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和苏叶。

那么它到底厉害在哪里呢?我们一一来分析。

首先半夏入肺、胃经,是专门用来挖痰的,好比化痰界的“挖掘机”,破痰开结的能力很强,能把绞缠在一起的痰和气给破开,同时还能缓解胃气上逆。

而厚朴呢,主要的力量就放在了行气上,可以疏肝解郁。

苏叶能够宽中理气,帮助半夏、厚朴宣通郁气、疏通三焦。

茯苓主要是燥湿化痰的,针对体内的痰湿,同时还是健脾小能手,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脾健壮了,生痰就少了。

性温,可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同时还能解半夏毒。性温,可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同时还能解半夏毒。

总之,简单5味药,面对痰湿一点都不手软。

不过在实际运用中,有些人群可能伴有其它症状,例如痰湿久了会化火,出现口臭、咽喉肿胀、嗓子干等上火情况,这个时候需要进行药物配伍。

如果涉及到用药,最好还是咨询相关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在此药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使用。

我是中医人何延忠,40余年传承中医之道,只开对药,不开贵药,不让老百姓多花冤枉钱,希望所学中医知识可以帮助到更多需要的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仲景的一张千古方,简单5味药,温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