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信任中间带,红顶淡马锡,吴亦兵曲
TUhjnbcbe - 2025/6/2 15:51:00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Investor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梨枝

编辑

白曼

出品

机构投资者评论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我们无从知道,李光耀李显龙或夫人何晶一家是否有深刻研究过胡雪岩,但淡马锡的历史无疑是一个威权政府与市场、国际政治高度相容的范本。

迈入中国投资2.0阶段的淡马锡,更需一个懂得专业管理、擅长“投后”的职业经理人。而对于吴亦兵而言,在老牌机构内快速掌控局面、形成系统性突破,重调砝码重心,也并非难事。

波峰vs低谷

当年柳传志搭的投资班底,个个都是明星投资人代表。老将朱立南和赵令欢现在仍各自掌管君联资本与弘毅,出自联想直投的吴亦兵呢,现在不止是投资圈一年跑三个全马的“瘦身达人”,更是在新加坡淡马锡找对了位置,当了6年中国区CEO。

吴亦兵低调,但起点很高。哈佛生物学博士毕业,96年进入麦肯锡,01年协助联想分拆,04年参与联想并购IBMPC业务,履历无可挑剔。05年正式加盟联想后,他身上带“首席”两字的头衔先后又多出4个,战略官、整合官、转型官、信息官……都是把握大方向和进行大突破的重量级岗位。柳传志当年二次出山担任董事局主席,请他担任联想控股副总裁时,想必也确实考虑过“接班人”的事情。09年泛海27.55亿元接手联想控股29%股权,以及那年发布会上吴亦兵对于联想整体战略及不同投资板块战略定位的介绍,的确看得出近十年麦肯锡不一般的功力。

但或许也因为当顾问太多,近身参与感太少,联想这样的大平台也没能比得上一个从天而降亲手打造”KKR一般世界级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的“创业吸引力”。09年,吴亦兵接受刘乐飞的邀请,出任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总裁。

刚入职的当年底,吴亦兵就飞了15个国家见各类海外LP。隔年5月,中信产业基金第一支9.9亿美元基金落地,比原计划超募不少,加之几乎同期成立的90亿人民币绵阳科技城产业基金,名头上多了个红色的“国内规模最大人民币基金”,除了少量成就感,“战战兢兢”也是可想而知的事。

擅长专业化、擅长研究的吴亦兵,确实构建了中信产业基金扎实的内部研究和投后体系。专业的研报,详细的尽调,投后天计划,每个环节与维度,都是对标国际水准去的,包括薪酬与资源能力。但低调的背后是更多似是而非的争议,加之市场低迷,监管收紧,初衷源于“规避国有创投公司10%股权划转社保,及疏解拟上市公司原始股东不愿等待3年禁售期”而设计的“对冲基金”产品,也伴随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风险防范的疑虑胎死腹中。而当吴亦兵带着对冲基金产品思路赴任动荡中的金石投资时,银行停发PE产品,显而易见的复杂局面,也让他见识到“联想”开外的另一层国资体系,抱着人生履历就此“打问号”的风险,他还是选择迅速撤离。

“S”型调节器

这个行业特别有意思,在“全民PE”前,在九鼎、天星这样的后来者“搅局”前,PE就是个小范围俱乐部的游戏。比如出身高盛、淡马锡多数会如胡祖六、唐葵(方源资本)、王忠信(RichardOng)(RRJ)和王忠文(CharlesOng)(RRJ)一样做起大PE,出身麦肯锡的冯唐(原名张海鹏)、邵亦波、朱啸虎,也都是兼具创业身份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投资人;哈佛、凯洛格的标签下,更是有批显赫新贵(新天域于剑鸣等)。

显然,相比于方风雷、丁玮这样深刻理解中式文化的系统性协调者,吴亦兵无疑还是更适合淡马锡这样简单清爽的环境。年,他接了丁玮的班,开始担任淡马锡中国区总裁。

比吴亦兵年长7岁的丁玮投行出身,曾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12年,担任过首席经济学家,其后又在德意志银行任中国区总经理。至年,丁玮在中金任MD,主管投行业务。期间操刀的建行、中行、工行等IPO,正如当年中金的方风雷,深谙企业把控,并能在各个层级平衡斡旋,是少有的高手。这期间对淡马锡的中国布局,也是助力不少。年丁玮加入淡马锡后,短短3年任期内,又投资新华保险、中信证券、昆仑能源等,同时下注阿里、凡客、小米等创新领域机会。

就像离开丁玮的中金极难再寻第二位既可全面统筹各类资源、又已深刻领悟中金文化、自内而外实施变革的领导者一样,受邀加入淡马锡的吴亦兵与回归中金的丁玮,各自觅得合意归宿。

跨入中国投资2.0阶段的淡马锡,更需一个懂得专业管理、擅长“投后”的职业经理人。而对于吴亦兵而言,在老牌机构内快速掌控局面、形成系统性突破,重调砝码重心,也并非难事。更何况,在中信体系下对于中国投资环境、资源脉络、及竞争格局的见地,让他提升到另一难得高度。

年至今,他在淡马锡中国的核心角色愈发明显。除中国区总裁外,title从淡马锡高级董事总经理变为全球企业发展联席总裁。股权投资的布局除了一以贯之继续重仓中国,方向上则更多转轨新经济,抓住美团点评、滴滴、菜鸟、蚂蚁金服、腾讯音乐、快手等一系列BATMD大项目,而老本行生物医药更是不可能错过的中国红利。15年药康明德私有化,并借此投资药明明码及药明巨诺。在淡马锡90%的直投之外,10%的LP布局则愈发强调持续的信赖关系,厚朴、博裕、挚信、大钲,还看不出“战略布局”的意思。

截至19年3月31日,淡马锡投资组合净值1.55万亿人民币,中国与新加坡同为淡马锡最大的投资目的国。

当然,“中国红利”正慢慢淡去,淡马锡用十年再生了一个自己,“自年成立至今的45年以来,复合年化股东总回报率为15%”,更是一个国有资产下的私人管理奇迹。可至财年淡马锡一年期股东总回报率持续波动,加之最新因新冠疫情触发的投资圈第一例高管“减薪、冻薪”风波(2月25日淡马锡宣布高管减薪基本工资可变部分5%-15%,员工0涨薪),着实也带来不少压力。被委任“全球企业发展”重任的“战略家”,在非典疫情后的又一拐点上,除了要应对新经济浪潮后周期的低谷,更需探寻下一步策略的何去何从。

麦肯锡有一些经典思维逻辑,比如时间序列思维、逻辑链思维等等,主要意思是三维空间里我们最易忽视“时间”这个第四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随着时间的流逝,三维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任何人、事、物,难逃变化。站在时间之上,考虑趋势、季节性、周期性,洞悉不变的规律,通过拓展逻辑链前端,探究问题根源;通过拓展逻辑链后端,思考结果,提出行动方案。

在发展良好的大趋势中,傻子都能赚钱。而在真实的时间序列里,一切事物是复合型、趋势性和季节性的。麦肯锡的顾问,都是“科学的决策家”。他们会识别变化,预测走势,设定安全区。他们相信趋势会有终点,相信事物会有周期。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他们时刻保持着警惕。

年12月,媒体曝出的淡马锡与管理资产规模超50万亿的贝莱德集团及老朋友建设银行(市值1.8万亿元)签署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商议设立合资理财公司,或许就是转换的第一步。现任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想必应该支持,其在任建行董事长时那个协助改善公司治理、带来技术支持、共同面对市场风险的友善而温柔的力量淡马锡,依旧怀有对中国最深厚的友谊。

信任“中间带”,“红顶”淡马锡

吴亦兵在麦肯锡做到全球资深董事,亚太区并购整合总经理,“军师”、顾问、空降兵、救火员,这一切角色恐怕将成为他一辈子的宿命。只是他渐渐习得,从一个不适应“国字号”的匠人,跃升为“国”字号投资平台的”职业干部”。

吴亦兵09年放弃联想接班梦,加入中信产业基金,确实是秉持着战略家思维和一个“共创者”的心态,奔着国际大PE去的。我们至今在中信产业基金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信任中间带,红顶淡马锡,吴亦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