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研究对比分析过CRO行业,当时对比的是博济医药、泰格医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合全药业五家公司,当时的结论是对泰格医药的未来发展更为看好。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市场依旧对CRO行业比较看好。
所以此次将药明康德和泰格医药再次拿出做单独对比,分析二者的投资价值。
01.公司介绍
无锡药明康德在年12月成立,在年5月上市,股票代码:(药明康德于年8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年12月退市,之后于年5月8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拥有多名员工,在中美两国均有运营实体。
药明康德集团平台涵括小分子药物研发及生产、细胞疗法与基因疗法研发生产、医疗器械测试平台,是全球领先的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开放式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医药研发服务。
泰格医药在年上市,股票代码:,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主要提供创新药为临床研究过程提供服务。
泰格医药其总部位于杭州,有44家子公司,在中国大陆主要城市、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共设有97个服务网点。此外,也在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欧洲等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服务网点,拥有多人的国际化专业团队。泰格医药临床运营部为全球多家客户成功开展了余项临床试验服务。
02.营收盈利分析
药明康德的业务如下:有四大业务四大板块,涵盖了整个产业链。业务较广泛。
泰格医药的业务如下,主要是临床研究服务。
光从业务上对比,药明康德的业务更广泛,不仅有CRO服务还有CMO/CDMO服务,这就表明药明康德不仅涉及了医药研发外包领域,还涉及商业化生产外包。
药明康德在年上半年的营收主要是由4部分组成,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小分子新药工艺研发及生产业务、美国区实验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前两项业务的毛利率在40%左右,另两项业务的毛利率在20%左右。
泰格医药在年上半年临床研究相关咨询服务的营收占比最高,其次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不过这两项业务的营收都在6亿元左右,咨询服务的毛利率要高过技术服务6个百分点。
药明康德在年上半年的营收约59亿元左右,泰格医药在年上半年的营收约13亿,药明康德是泰格医药的4.5倍。
看其历年营收,在年药明康德的营收是泰格医药的6.8倍,年差距缩小到4倍。
横向看增长情况,泰格医药的收入增速除过在年低于药明康德,其余增速都要高过药明康德。
总的来看,近几年泰格医药的营收同比增速都在40%左右,药明康德的增速在20%左右,泰格营收的成长能力明显要高于药明康德。
营收地区分析
药明康德在年有74.57%的营收(71.69亿)都来自于境外,仅有25.3%(24.32亿)的营收来自境内;泰格医药53.54%的营收(12.32亿)来自境内,46.35%(10.66亿)来自境外。
药明康德一半以上的营收都来自美国,来自中国的营收占比在不断提高。而泰格医药在年境内营收已经高于了境外营收。
虽然药明康德境内营收占比要低于泰格医药的境内占比,但是按照金额来看,药明康德年境内24亿,泰格医药12亿,药明康德还是泰格医药的2倍。
营收情况总结
药明康德的业务范围、营收产品、营收规模都要大于泰格医药,但是泰格医药的营收成长能力要比药明康德高一些。
不过泰格医药在临床细分领域做得更好,而药明康德在全产业链都有参与,布局规模要更胜一筹。
按营收地区看,泰格境内营收占比已经超过了境外,但是境内营收金额还是比药明康德低。
药明康德在年的毛利润是泰格医药的3.8倍,归属净利是泰格的4.8倍,扣非净利是泰格的4.4倍。
药明康德在年的毛利润有37亿,扣非净利仅有15亿,是毛利润的40%。
泰格医药在年的毛利润是9.82亿,扣非净利3.57亿,仅是毛利润的36%。
泰格医药扣非净利的增长表现要比药明康德稳定一些,在年药明康德扣非净利高达%,在年泰格医药也超过了%。但是二者的高盈利增长并没有继续维持,不过相较于同行来说,其盈利增长表现还不错。
泰格医药的毛利率要稍高于药明康德,按历年的数据来看,泰格医药的毛利率有所下降,药明康德的毛利率是轻微式提高。
再分产品看毛利率,药明康德最高毛利率是43%,最低24%;
泰格医药最高毛利率是47%,最低是38%。
总体看,还是泰格医药的产品毛利率稍高一些,不过还是像上面所说,药明康德的产品要更多一些,泰格的产品较单一,侧面也体现出泰格的业务专注度高。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方面,药明康德的资本利用率要高过泰格医药。
不过看年二者的加权ROE都要高于15%,两家公司的壁垒都不错。
04.成本分析
药明康德在年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较增加的最多,直接人工较年增长39.94%,占总成本比例由38.24%增至41.31%,据年报说主要由于服务需求及业务增长。
销售费用较年增加15.91%,主要由于公司经营规模扩大,销售人员人数相应增长;
管理费用较年增加17.34%。主要由于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各支持部门人数增长,折旧及其他费用相应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较年减少69.53%,主要是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以美元计价的货币性净资产价值变化导致汇兑收益增加。
泰格医药在年的成本增加上主要表现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6.99%,主要由于本报告期内销售团队人员增加,实现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为拓展市场费用同比增加。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77.23%;其次管理费用增加是港交所主板上市费用。
药明康德研发投入:
泰格医药研发投入如下:
对比可以看出,药明康德的研发人员人,泰格医药的研发人员人,药明康德是泰格的33倍;人力规模肯定是药明康德更好一些。
投入方面,药明康德在年的研发总投入是4亿,占营收4.54%;泰格医药的研发是8千万,占营收3.83%;药明康德的研发总投入是泰格的5倍;
整体的研发投入药明康德是明显高于泰格医药。
05.核心竞争力
人才注定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药明康德公司截至年底,拥有余名员工,包括余名科学家及研发技术人员,余人拥有海外博士学位或为拥有10年以上海外新药研发工作经验的资深海外归国人士。具体人员构成如下表:
在18年底,泰格有员工8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25%,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87%。
综合来看,药明康德母公司在职员工不超过9人,而泰格医药在母公司在职员工为人,是药明康德的倍;
不过看总人数规模,药明康德的人数接近在职员工的4.5倍,分专业来看泰格医药没有生产人员,药明康德的销售人员是泰格医药的倍,药明康德的技术人员是泰格医药的0.倍,药明康德的行政人员是泰格的7.5倍。
学历结构上,药明康德的研究生及以上占比是37%,泰格是25%。
总体来看,在人员方面,药明康德母公司人数极少,专业上各个产业的人员都有,最少的是技术人员,最多的是销售人员;泰格医药的人员构成和这个有点不同,没有生产人员,销售人员也就一百多人,但技术人员最多。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药明康德的发展是“研发+生产+商业化推广”,结构要比较优秀。
06.项目发展分析
药明康德公司年新增客户余家,活跃客户超过家。已累计为国内药企完成55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34个项目的临床试验批件;
药明康德CDMO/CMO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超过个,其中临床III期阶段40个、已获批上市的16个。
在服务国内客户方面,年公司帮助歌礼制药的丙型肝炎新药戈诺卫、和记黄埔的结直肠癌新药爱优特在国内成功获批,成为中国MAH试点开展以来,首个支持获批创新药的受托生产商。
药明康德公司截至年CDS团队拥有超过人的专业临床试验服务团队覆盖在全球60多个主要城市;公司SMO团队拥有超过位临床协调员;分布在全国超过个城市的医院提供临床中心管理服务。
自年以来公司共有20个项目接受了检查,均顺利通过核查,其中18个新药已经获批。
截至年底,泰格已经累计完成多项临床试验、多项国内注册事务、多项国际注册事务,多例中心影像服务、多项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项目、项中心试验室项目。
目前已完成的研究项目覆盖肿瘤、感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多个医学领域。具备干细胞治疗、生物类似药等最新生物技术产品的临床研究经验。
截至年底,泰格医药公司已经参与近百个品种,个项目的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包括28个新生物制品项目和个新化学药物项目),涉及感染科(肝炎、艾滋病)、肿瘤、内分泌、心血管等领域,其中包括计划9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0个,重大科技创新新药15个,已完成创新药9个,其中6个已上市。
两家公司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很爱并购式发展。
药明康德部分并购案例:
年分别收购百奇生物和津石杰成;
年5月,并购“抗体偶联药物”的Ambrx公司,此次并购药明康德联合复兴医药、广大控股医疗基金、厚朴投资一起做的;
年并购“药物发现服务”领域的Crelux;
年收购“临床前CRO”的辉源生物;
泰格医药部分并购案例:
年11月,泰格医药收购美斯达50.56%的股份,获得了美斯达临床试验统计分析和数据管理方面的优质资产;
年10月,泰格医药收购美斯达49.44%的股份,提升了公司主营业务能力,扩大高端客户基础,整合客户资源;
年5月,泰格医药间接控股北京康利华51%的股权,使得公司的主营业务形成有益补充,提升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年9月,泰格医药收购上海晟通55%的股权,提升公司的医药供应链管理;
年3月,泰格医药收购方达医药30.16%的股份,强化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有效帮助公司的客户快速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年6月,泰格医药收购北医仁智%的股份,进一步对公司的CRO产业平台和服务链进行强化,服务于公司CRO生态圈;
年9月,泰格医药收购韩国DreamCIS98.14%的股份,扩展了公司亚太区域的布局,加快了亚太地区的发展;
年3月,泰格医药收购本土医疗器械CRO企业捷通泰瑞;
从描述上来看,药明康德的项目经验更多一些,发展貌似要高级一点。
07.其他财务指标
药明康德在年资产负债率较于年下降一半,并且低于泰格医药。
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比较低。
药明康德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要比泰格医药要高一些,整体的短期财务较为安全,泰格医药也不存在什么隐患。
药明康德的财务更健康一些,应收账款/营收更低一些。
而且药明康德应收账款的计提标准也要更严格一些。
总资产周转率来看,药明康德在年更高,但近几年二者差不多。
药明康德在3月17日收盘价是88元,近期最高价格是元。其年在A股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是26.46元(前复权股价),翻了2倍。
药明康德的动态市盈率67附近,总市值在多亿。
泰格医药3月17日的收盘价是67.03元,近期的高位价格是85元,在年5月初的价格还在40.15元(前复权价格),翻了不到1倍。
药明康德的市值差不多是泰格医药的3倍,净资产也是泰格医药的3倍以上,但是泰格的市盈率要比药明康德高,泰格的毛利率和ROE都要比药明康德高。
在国内的市占率来看,药明康德的市占率为16%,泰格医药的市占率为4%,药明康德简直完胜泰格医药,一定是龙头,但投资看的是未来。
总体来看,药明康德现在更为稳健,但是成长性来看,泰格医药表现的更好。
药明康德的业务比较广泛,几乎涉及了全部产业链。泰格医药比较专一,对比来看,其实未来更看好泰格医药,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1亿,分红率为36.92%,但上市后公司董事长叶小平减持频繁,这一点也是个不利投资因素,不过总体来看其股价上涨的空间更大。
免责声明
以上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