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传统文化,雕塑谈论,虎食人卣和莲鹤方
TUhjnbcbe - 2025/7/14 14:1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本文乃作者胖胖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后母戊鼎的纹饰,主要的是浮雕。更能充分体现晚商时期青铜雕塑艺术成就的,是那些“象生器”。所谓象生器,是指整个器形铸造成动物形象的器物。这种器物从新石器时代的兽形鬻一类的陶器演化而来。在尊、觥、卣,豆这类青铜器中有许多象生器。形状有虎、牛、象、羊、驹、鹗等等,还有一些幻想性的动物。这些作品大多构思奇巧,工艺精湛。造型在基于写实的基础上,作了适度的夸张变形,再配以复杂的纹饰,突出刻画了各种动物的形象特征。虎的凶残,牛的敦实,羊的温驯,鹗的隐秘等等,都作了恰如其分的表现。

牛的敦实

而每一件作品的风格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特征,从具体的表现手法说,大致反映在这样几方面;首先,是形象和使用有机的统一,象生器往往巧妙地利用动物的肢体构成器物的各个部分,例如常见的象尊,大象粗壮的四腿着地,便便大腹用来盛酒,高扬的鼻子作成注酒的流口,既美观、又实用。第二,纹饰严谨华美。多数象生器全身遍雕纹饰。纹饰--般用细密的云雷纹作底纹,饕餮纹,夔龙纹作主纹,主纹上面又施刻线,层次非常丰富,主次疏密的对比很强烈。第三,多种动物组合,许多象生器整个形体是一种动物,而局部则配上其他动物,有时竟多达十几种,结构复杂,造型谨严。

大象雕塑

“虎食人卣”是一件很着名的象生器,卣是一种酒器,也属于礼器。这件卣是一虎一人的组合,虎的后肢和粗大的尾巴抵地,虎身直起,俯头拱背,前肢抱着一人,似乎正要张嘴食人。虎头上直立的双耳,圆睁的虎目,肥厚的鼻唇,坚实的牙床都作了细致的刻画。被虎紧抱在肢下的人,束手无策,脸上流露出惊恐的神情。虎背上开口安盖,盖子上是一只羊,作品奇巧新颖,浑厚瑰丽,造型和纹饰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但是,时代特征不仅仅在于具体的表现手法,还在于那种深沉神秘,狞厉威严的总体作风。在商代青铜器中,凶残的饕餮,神秘的夔龙这类题材作为主要的纹饰反复出现,构成了这种作风的基调。这正是时代特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虎食人卣

奴隶社会是暴力充斥的社会,战争是暴力的主要形式,商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大量有关战争的史实。攻战杀伐是统治者的常课。商代后期,战争更为频繁,几乎日无休止,杀人盈野,血流成河,暴力的另一种形式是刑罚。商代的刑罚极其残酷,剖腹,刖足,醢刑,炮烙,活埋等等,惨不忍睹。骇人听闻的人祭、人殉,更是野蛮的暴力形式。在听似温文尔雅的礼乐声中,为了祭天祀祖,庆,祝武功,千百个奴隶或战俘的人头落地,血溅神台。一个奴隶主贵族死后,用以殉葬的活人少则一二人,多则数百人,实在是惨绝人寰。

甲骨文

奴隶社会到了商代,在信仰观念上,原始的图腾崇拜演变为鬼神崇拜。在原始社会的人们那里还是朦胧的,游移的鬼神意识到商代已被清晰化,形象化。鬼神被想象为高高凌驾于人世间的主宰,可以随意给人灾祸或祯祥。商代的文化也称巫史文化,巫史文化以尊奉鬼神为特征。商代人把尊鬼事神看得比礼乐更重要,百事都须通过巫、史一类的人物请示鬼神而后行。鬼神观念就象无往不在的幽灵渗透到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之中。

暴力和鬼神崇拜,是商代奴隶社会的两大现象。前者是残酷和野蛮,后者是愚昧和神秘。如果用艺术的符号来表示,吃人的饕餐和灵异的夔龙一类的纹饰恰恰适宜。满布着这些纹饰的虎食人卣,正像商代社会的缩影,极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特征。作为一件历史符号式的艺术品,它以其艺术的直观性,指示着那一个血与火、人与鬼的遥远时代。

虎食人卣纹身buman

商代末期,在渭水流域兴起的周族日益强大,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兴兵灭商,建立了周朝。周分西周东周,东周又可称为春秋战国。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经历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这个转变,对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郭沫若先生将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划分为滥觞期、勃古期、开放期、新式期和衰落期这五大时期,滥觞期是青铜初兴的草创阶段,时间在商代晚期以前。勃古期是青铜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时间在商代晚期到西周初期。勃古期的器物浑厚朴重,纹饰复杂瑰丽,精神深沉神秘,艺术已经高度成熟。后母戊鼎和虎食人卣都是勃古期的代表作。开放期则是指西周中期前后的青铜器,由于西周统治者认识人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奉行“敬天保民”的思想,商代那种任意殄灭人命,动辄人殉、人祭的野蛮行径在周代已逐渐稀少。

后母戊鼎

同时,商代严重的鬼神观念也日趋淡薄。这些都表现出周的文明高于商的文明。文明的进步,带来了青铜器的开放。开放期的器物,已经脱离了神话传统的束缚,造型比较简便,纹饰渐渐粗疏浮潜,饕餮,夔龙之类也失去了权威地位,逐步臧弱了深沉神秘的精神。这种种表现,都为新式期作了准备。新式期的时间在春秋中期到战国末年(往后就进入衰落期)。春秋时期,周王室迅速衰微,名存实亡。诸侯崛起,相互兼并。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历史跨进了封建的战国时代,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革。新的观念理想、趣味勃兴,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艺术也和其他文化思想一样,冲破了旧传统的束缚,出现了新的思潮。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物,造型轻灵,构造奇巧,纹饰奔放自由,神怪内容减少,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题材日见增多。开拓了一个自由生动,新鲜活泼的新境界。

参考资料《中国雕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文化,雕塑谈论,虎食人卣和莲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