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读内经和伤寒论明辨太阳少阴之义
TUhjnbcbe - 2025/7/16 13:13:00

太阳少阴系统,为六节中之天部。此系统主天人相应、主水液代谢、主一身之内外,为人体阴精阳气藏用最重要的场所。六节之中,太阳少阴为离坎之象,太阳主在心,肺之异用隐于其中。太阳如日中天丽照万物而为一身之主,然又含阴根,领一身之降;少阴主在肾,肾气坎象,脏肝发陈肾精所成之肾气即肾间动气为一身之本,少阴又含阳根,主一身之温升。心阳为肾精之化用,肾为心之本,“合心于精”为识心生理、病理之关键。

太阳少阴一也,心与肾一也。太阳少阴为一系统,太阳为系统之外,少阴为系统之内。病,实则太阳,虚则少阴。所谓实,(心肺肾)脏之精气未亏损而受邪,即“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

①太阳

一气周流,经分为六,太阳独大。太阳,三阳之中阳气最盛者也。

太阳,为太阳少阴天部系统之外,主表统外,又内主五脏而为一身之主(“南方色赤,入通于心……故病在五脏”,《金匮真言论》)。脏腑而言,心为阳中之太阳,为君主之官,肺为阳中之太阴,为天脏,为相辅之官,六节中太阳之气乃二脏功能所化。一身而言,肢节九窍、经络血脉、皮肉筋骨脉等气化结构属外者,皆归太阳所主。另外,小心系统最后亦合入太阳,三焦病的证治皆在太阳病篇中。心为君主之官。心如日中天,宣布营卫血气,再经肺分判治节至人之全身,心外统经脉血脉、内主五脏,通过经脉血脉遍五脏六腑而为一身之主。经分十二,但全部经络之主统在太阳;三阴三阳分为六节,六节之大用统在太阳。故《伤寒论》太阳病篇可以见其他五经的主病主方,而其他五经未有如太阳者也,东西南北四天宿之名的各经主方也皆见于太阳病篇中(泻心汤、白虎汤、真武汤、大小青龙汤),而其他五经亦未有如太阳者也。

肺为相辅之官。肺为天脏,主皮毛,气化布于肩背,主外的功能隐于太阳之位。肺为天脏,阻遏阳气,心肺配合,一开一合以有太阳之位、之气、之功。《伤寒论》中肺病之主治在太阳病篇中,肺病整个之治当于太阳、阳明、太阴中求之,麻黄汤、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麦门冬汤、厚朴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治咳喘诸方皆是依此原理而制方。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伤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形寒属外病,在太阳之位,饮冷则为病中,在阳明、太阴之位,皆关乎肺。

太阳之中,心肺一主一从,宣散营卫血气并治节分布,掌控营卫、血气升降出入至全身的节奏,并变化以应天之度数。故经脉和血脉以及人身属外的皮肉筋骨脉等,从气化结构角度来看也是属太阳,经脉之病、血脉之病、皮肉筋骨脉之病均属太阳病的范畴。

桂枝汤,阳旦汤,阳旦者,六节中肝心之始终。气生于母子,一日之阳旦,象四时之春,肝生精发陈,发肾精而有心阳之用,启土脏化水谷生成营卫再汇中天,二者之功用皆聚于桂枝汤一身。桂枝汤为太阳病第一主方,才能为《伤寒论》第一主方;桂枝汤为生精第一方、调营卫第一方、生血气第一方,故为《伤寒论》祖方。太阳病为人身百病之始,其他五经之病多根由太阳病不治、误治、坏病而后流转至其他五经,进而入脏腑乃成内病,故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中可见所有其他五经病之全部,而其他五经绝无如此者。

得太阳之义、太阳病之治,得人身健康之大概;能用桂枝汤类方娴熟者,方为医中人杰。

②少阴

精气之大用在太阳,本在少阴。心出于肾,阳气出于阴精,阳气以阴精为本,心以肾为本。

少阴,为太阳少阴天部系统之内。“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肾上连肺,故将两脏”,表里一也;“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金匮真言也。

太阳之里为少阴,少阴之外为太阳;精气虚则为少阴病,不虚则为太阳病。所言虚者,精气夺是也。

《伤寒论》中的三阴病皆是脏病、阴病、精气虚损之病,三阴病中因各脏阳气、阴精亏虚比例的不同,分为寒化、热化两类。阳虚则寒,阴精不足则虚热,此虚热沿经脉上行至咽喉、手心、胸膈而成温病之因,故温病之热本为内热上溢,根本上讲温病为内伤病而非外感病。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中伤之所指为精伤,以肾应冬、肾藏精是也,即“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意。温病之初伤在营,久伤在精,初之治在麦门冬汤、白虎汤中,久则在厥阴、少阴热化证中求之。

少阴之象应坎卦,生命之象也为一坎卦,人身、天地之象亦为一坎卦,“万物皆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少阴水火之位,寓真水真火,主藏精气与起亟。言少阴君火者,心为君火(凡火)本自少阴中真火所化。少阴为太阳之主,经言“合心于精”,扶阳之理甚为重要,然固四逆而执之略有不妥,精不足者妄而重补其阳,阳盛过度益耗真精,摇动真精而病益重。另如“阳强则不能密”、壮火食气等,精随热消耗外泄,天命不保。

太阳少阴系统主精气之藏用而为人身之天部,得太阳少阴之大义者,得《伤寒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内经和伤寒论明辨太阳少阴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