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温病条辨新加香薷饮
TUhjnbcbe - 2020/12/9 17:13:00
白殿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52.html

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二四、手太阴暑温,如上条证,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

证如上条,指形似伤寒,右脉洪大,左手反小,面赤口渴而言。但以汗不能自出,表实为异,故用香薷饮发暑邪之表也。按香薷辛温芳香,能由肺之经而达其络。鲜扁豆花,凡花皆散,取其芳香而散,且保肺液,以花易豆者,恶其呆滞也,夏日所生之物,多能解暑,惟扁豆花为最,如无花时,用鲜扁豆皮,若再无此,用生扁豆皮。浓朴苦温,能泄食满,浓朴皮也,虽走中焦,究竟肺主皮毛,以皮从皮,不为治上犯中。若*连甘草,纯然里药,暑病初起,且不必用,恐引邪深入,故易以连翘、银花,取其辛凉达肺经之表,纯从外走,不必走中也。

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此方香薷、浓朴用辛温,而余则佐以辛凉云。下文湿温论中,不惟不忌辛温,且用辛热也。

青龙试注:新加香薷饮可见吴鞠通在香薷饮基础加减而来;考《普济方》当中就有香薷饮,由香薷厚朴白扁豆甘草组出,治疗瘅疟,伤暑,霍乱,痢疾,头痛。分析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用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厚朴辛温燥湿,行气除满,针对胸腹胀满湿邪阻碍气机;扁豆健脾祛湿针对大便稀溏,甘草调和,药仅四味分三焦雏形渐渐显露。

新加香薷饮方(辛温复辛凉法)香薷(二钱)银花(三钱)鲜扁豆花(三钱)浓朴(二钱)连翘(二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青龙试注:新加香薷,是在古方基础加银花连翘轻清解*,香薷饮辛温发汗祛暑湿;本方立意类似伤寒论大青龙汤;香薷散寒祛暑湿代替麻*,银花连翘轻清上焦热邪代替石膏;厚朴扁豆中焦药祛湿药;因此运用本方紧抓表寒内热,但是这个内热是上焦热而不是中焦胃热,因此不宜石膏辛凉,用了银翘。禁忌来说,有汗不得用香薷,因为毕竟发汗法,吴鞠通也有注解这里不多说了。有汗以后可以改藿香佩兰苏叶等芳香宣化上焦湿热。本人验案,冬季发热伴有疱疹案;下边我遇到这例,是大孩子了,女孩12岁,找我时候已经高热一天,最高41.5度。孩子母亲也是中医,自己孩子生病着急忙慌,乱了分寸,找我商议。孩子情况大概如下:现在是不出汗,发烧,手尖和耳朵有点凉,小便可能微*,大便她说有点溏,一天一次,快到中午的时候拉的。分析一下:高热无汗水痘,口腔溃疡,舌红苔*腻,大概表气闭郁,湿热内蕴,蒸腾不解,故而高热。虽然发病冬季,也属于湿温无疑,温病学属于晚发范畴。夏受暑湿,留伏至秋冬而发的温热病。亦称伏暑晚发。《伤寒指掌》:“晚发者,夏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动而发也。”《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发于处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发于霜降后冬至前者,名曰伏暑晚发,病最重而难治。外闭内有湿热,表里两解,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10克,苏叶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杏仁10克,*连3克,厚朴10克,银花20克,连翘15克,扁豆15克,滑石20克,竹叶10克,通草6克,一剂二诊:下边文字孩子母亲所言。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母亲担心,看不到中医影子了。高烧了一晚上,最高上了41.5,凌晨三点喂了几勺药,太苦,不给好好喝,五点半多出了点汗,喂了点药和大概20毫升米汤,一夜无尿,刚才去厕所小便一次,大便一次,不算稀,一部分成型,回到被窝后又不出汗了,刚才喝了点米汤20毫升吧,说想睡,睡醒了再拍张舌苔您看看昨天晚上开始水痘化脓了,一部分水痘呈脓状,一部分清水泡,盘根有些红晕,但上厕所时看舌苔齿痕明显舌质淡,舌苔厚腻,我也心慌的看不准了,到底湿重还是热重呢[抓狂]湿温还是肯定的,感觉目前湿重于热,不太想喝水,小便不太*,虽然一晚上无尿,和喝水少一只持续高烧也有关吧,自始至终汗出不太畅,但药没喝下去多少,喝了三分之一差不多,一会儿醒了先喂药上厕所无力走路,说眼黑,估计和躺了一晚上不动有关。到了下午,终于退差不多了。辨证分析:汗出热退大半,尚有口苦,二便可,舌苔仍然厚腻,再与和解少阳分消湿热,小柴胡合薏苡仁竹叶散处方:柴胡15克,*芩10克,半夏10克,太子参10克,石斛15克,薏米20克,连翘15克,白寇6克,滑石20克,竹叶10克,通草6克,甘草3克,一剂效果如何?今天追访看下图:假设这个孩子,入院输液,激素抗生素乱用,必然寒凉冰伏湿邪,不得外透,病程必然加长不可能如此好的快!本方初诊就是新加香薷饮,加了藿香佩兰苏叶,加强辛温芳香化湿,还能解表透汗,加了*连,增强银翘清热之力;杏仁加强宣肺利水,又加滑石竹叶通草仿三仁汤利水,这样解表祛暑湿,宣肺运中利小便,谨遵湿热三焦分消,取得如期疗效,后期小柴胡三仁汤也是抓分消湿热,只是不能在解表。总之辨证论治就是中医法宝!

夏季发热组成:香薷、桔梗、厚朴、连翘、金银花、苏叶、柴胡、荆芥、防风各15g,扁豆花10g。随症加减:体温39℃者,加石膏清气退热;头身疼痛明显者,加羌活、独活舒筋止痛;咽喉肿痛明显者,加马勃、射干解*利咽;咳嗽吐痰,胸闷明显者,加瓜蒌、杏仁宽胸理气;恶心欲呕或恶心呕吐者,加藿香、佩兰化湿和中。总有效率为94.4%。[周红,王晓玉,蔡书宾.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夏季发热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7

2.空调外感病组方:香薷10g,厚朴花10g,扁豆花10g,银花10g,连翘10g,神曲10g,荆芥5g。总有效率96%。[*宏坚.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空调外感病50例.福建中医药,,32(3):28]。

3.急性肠炎方用:金银花10g,连翘10g,大青叶10g,香薷10g,厚朴6g,扁豆10g,茯苓10g,薏苡仁10g,竹茹6g,荷叶10g,佩兰10g。60例中治愈51例(85.00%),有效9例(15.00%)。[周志*.新加香薷饮加味治疗急性肠炎60例.中国中医急症,,14(2):]。抗病*新加香薷饮对小鼠流感病*性肺炎有抑制作用,减少感染小鼠死亡,降低流感病*血凝滴度。[冯劲立,汪德龙,张奉学.新加香薷饮及其组方药物抗甲1型流感病*作用的比较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30(1):31-33]。新加香薷饮具有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之功,用于暑温。今人用于暑病以及夏季呕吐、咳嗽、眩晕等的治疗。表寒偏重,香薷用量可增至10~12g,并加苏叶、防风等,但小儿、老人及素体虚弱者,香薷用量宜小,3~5g。热邪偏重,应加大银花、连翘量15~30g,并加柴胡、*芩、青蒿等;湿邪重者,厚朴、扁豆花重用,并加用佩兰、木瓜、法半夏、白蔻仁等。相关文章————————————————————温病条辨——银翘散温病条辨——桑菊饮吴修飞

中医崛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病条辨新加香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