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厚朴
TUhjnbcbe - 2022/12/2 21:19: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

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厚朴,味甘、辛,气大温,阴中之阳,可升可降,无*。入脾、胃、大肠。主中风寒热,治霍乱转筋,止呕逆吐酸,禁泻利淋露,消痰下气。

从外观看厚朴和大肠很像,厚朴既能温胃除湿,又能够下气除胀。既是燥湿药,也是理气机之佳品。简单的说厚朴能够加强胃肠动力,将浊气往下排,所以当肠胃中浊气不降,引起胀满、痰阻、气逆,都可以使用厚朴。

医圣张仲景将厚朴用在大承气汤中,治疗阳明腑实证,其中大*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能软坚润燥;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那厚朴有何用意呢?

其实啊,大承气汤中用到大*,主要以邪结于大肠。而大*就像一辆火车,跑得太快了,大*走而不守,而厚朴降中有升,厚朴能留大*,让它跑慢点,这样才能涤荡积滞,不会有残留。这就是厚朴入大承气汤佐大*的妙义。

厚朴燥湿化痰也是一把好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上讲:“妇人咽中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病人觉得咽喉之中有个东西,想吞吞不下,想吐吐不出。这样描述非常形象,患者感觉咽喉中好像有块肉在哪里堵着,这叫痰气交阻,半夏厚朴汤就有针对性的把这痰气化解开来。

很多人平时喜欢吃肥甘厚腻,口味非常重,而喜欢吃肥甘厚腻的人容易得痰饮病,《诸病源候论》里讲:“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我们知道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一伤它转化食物精气就会少,而转化为痰饮就会增多,所以人们常说鱼生痰,肉生火,饮食过度痰饮多。 

这也是为何物质丰富的时代,反而各类怪病特多,过度的温饱,并不是一种享受,反而把身体制造出一种痰湿,这样痰湿的体质,很多医家认为久病怪病皆由痰饮作祟。

梅核气也是痰气不降,浊阴之物阻在胸咽,这时用半夏厚朴汤,吃完药后,会马上感到咽喉堵塞感大减,可见厚朴下气消痰的能力非常强。

张锡纯曾经说过,他二十几岁的时候,患过一个病,就是“于仲秋之月,每至申酉时腹中作胀”。这个申酉时,就是下午的三点到七点钟,这个时间,中医认为,在一天里面和一年中的秋季对应,是属金的,主降收

张锡纯在想到了这些以后,就分析了,我在秋天,又是这个时间出现腹胀。这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他认为这是“秋金收令太过,致腹中气化不舒”,就是秋天是主降收的,可能是降收得太过了,所以令自己腹胀,那么,什么药能治疗这个病呢?

张锡纯想到了厚朴这味药,因为他读本草书,知道厚朴可以治疗胃气郁结胀满疼痛等症,同时药性能升能降,于是就每天嚼服厚朴六七分,大约不到现在两克。

结果,这样服用两天以后,腹胀就痊愈了。于是,张锡纯通过这次实践知道了,厚朴用多大的分量,就可以起到消除腹胀的作用。后来,张锡纯在治疗冲气上逆的时候,在重用龙骨、牡蛎、半夏、代赭石的时候,经常是稍稍地配合一点厚朴,来宣通气机,这样,则“冲气痰涎下降,而中气仍然升降自若无滞碍”。

厚朴辛温善于行气,苦降善于除满,乃温中下气之要药。同大*、枳实,则泻实满矣;同人参、苍术、陈皮,则泻湿满矣;同桂枝,则伤寒之头痛可除;同槟榔、枳实,则痢疾之秽物可去。同苦药则泻,同温药则补,同和药则止痛,同攻药则除痞。

禁忌:恶泽泻磁石寒水石,忌豆,性能耗气,凡脾胃虚者忌之,孕妇无故亦忌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