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智能自动化企业「来也科技」宣布完成C++轮万美元融资,C轮累计融资金额超1.6亿美元。本轮融资由厚朴Magnolia成长基金领投,优山资本和VMSGroup鼎珮集团联合领投,远东宏信旗下周济同历参与投资,光速中国和光速美国持续跟投。
本轮融资金额将主要用于全面拓展全球市场、深入研发全球领先的“一体化”智能自动化平台,加强建设全球开发者生态及合作伙伴生态,加速成为全球智能自动化领域的领*企业。
来也科技是36氪多次报道的企业,该公司创办于年,最早以自营模式做C端智能助理产品及服务,推出了名为“小来”的陪伴式机器人产品;年年初,来也针对企业客户推出了“吾来”对话机器人平台,提供行业智能机器人全套解决方案,用AI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营销转化,应用在运营商、零售、商旅、教育、金融等行业;年6月,来也科技宣布完成与RPA创业公司奥森科技合并;新“来也科技”同时宣布完成B+轮万美元融资,进入RPA+AI市场。年2月来也科技又完成了C轮万美元的融资,年4月来也科技完成C+轮万美元融资,保持一年融一轮的速度。
与上一轮融资时相比,来也科技有两个明显的变化:全球化和一体化。
首先分析全球化。
过去几年,来也科技服务了已服务多家五百强企业,余个*府部门及上千家中小企业。覆盖电力,银行,保险、通信、零售等多行业的企业客户,以及数字*府、公共医疗、高校职教在内的公共事业领域。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石油、中核集团、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生物、首钢股份、紫金矿业、龙湖地产,伊利集团、强生医疗、罗氏制药等。
来也科技认为,因为其产品和模式在国内得到了验证,因此有机会走出国门,服务全球的企业。
第一,中国有很强的AI能力,也有一批优秀的AI工程师,他们有能力开发更好的产品适配更多业务场景;第二,中国企业的场景较为复杂,在这些复杂的场景中,诞生了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来也科技董事长兼CEO汪冠春举例,比如中国平安的业务流程智能自动化程度可能是全世界保险公司中做的最好的,所以这些解决方案,有在全球复制的基础;第三,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客单价高于国内。
基于这样的动机,来也的国际化进程从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地区起步,逐渐进入欧洲等成熟市场。不过,进入欧洲等客单价更高的成熟市场,自然会面临跟UiPath全方位的竞争。
来也科技认为,在国内也已经跟UiPath短兵相接过,尽管有国产替代的背景因素,但来也科技在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及服务上的优势,让更多中国客户愿意选择来也科技;在海外市场,来也科技认为,其提供的包含RPA、对话式AI、IDP等多种技术的一体化智能自动化平台,更契合未来趋势与大客户需求,并不逊于UiPath。
国内软件厂商出海,不可避免会出现的“偷懒”行径是,服务中国公司在海外的业务,以此包装为自己的出海业务,而来也科技表示,他们的客户都是当地客户,以区域为抓手进行扩张,并搭建了本地化团队来完成服务。目前,来也科技现已组建超过人的海外团队,分布于东南亚、欧洲、美洲的15个国家,并收购了法国对话式AI创业公司Mindsay,在巴黎建立全新的欧洲RD中心。
同时,来也科技还将持续加大“平民开发者及合作伙伴双生态”的投入力度,将中国+合作伙伴网络与60万+开发者社区的成功经验复制落地至世界各地。
汪冠春表示:“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向国际化市场大步迈进多地开花,并确定以欧洲市场作为成熟市场基点,对大企业进行重点突破。来也科技有信心也有责任推动整个中国软件和企业服务行业走向世界。预计在年,来也科技将有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海外市场。”
再看一体化,这也是来也科技认为其在全球范围都有优势的底气。
在过去一年中,来也科技的大客户及垂直行业聚焦,与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成果已逐渐成型,深度服务了一批高质量客户,在客户需求收集中,来也科技深刻感知到,大客户需要的不只是服务特定场景或特定部门的应用或工具,而是能将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与产品集合管理的一体化智能自动化平台。
汪冠春认为,以前提的“RPA+AI”是用“+”连接两个单一的概念,但是目前市面上最大的机会是把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真正有机融合,做成一个智能自动化的新品类,将RPA、对话式AI、智能文档处理、流程挖掘等能力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完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企业的整体问题。来也科技智能自动化平台产品最新进展及技术更新,将在4月26日LAIYELEAD产品发布会详解公开。
企业供图
尽管有疫情,来也科技在过去三年收入依然实现年化%的增长率。在智能自动化服务全球客户的扩张战略下,来也科技相信未来三年会继续保持每年三位数的增速。